#基進人觀點
文/王明彥—文化台江 ‧ 永續安南 ​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砲戰,攻擊金門,後來封鎖海運,圍困金門。砲戰期間,雙方海軍艦艇、空軍也多次戰鬥。該年10月初,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為「單(日)打雙(日)不打」,逐漸減少攻勢,直到1979年與美國建交,通過《告台灣同胞書》後,正式宣布停止砲擊。​

很多人,在國民黨教育的戰爭史下,從來不覺得 #八二三砲戰 有台灣人參與。但其實,這場戰爭不只「#台灣充員兵」參與最多,連「#日本人」都參與其中。這群日本人,是一支國民黨的隱形部隊,名為「白鴻亮軍事顧問團」,簡稱「#白團」。​

📌白團真實存在過​

為免很多「忠貞黨國餘孽」,覺得我在瞎扯、胡扯。我直接引用,算是我在永康砲校的學長—— #王懷慶 上校,在《陸軍學術雙月刊》第五十四卷第560期(2018年8月,陸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出版)發表的〈八二三砲戰後白團對金門的視察報告-兼論島嶼反登陸作戰〉一文內容來談。​

(資料夠正當性了吧!)​

(按:王懷慶上校,陸軍官校正87年班、砲校正規班185期、陸軍學院97年班、戰術研究班100年班、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曾任射擊組長、連長、參謀主任、隊長、國防大學陸軍學院情報組教官。這個資歷,夠標準的黃埔革命軍人了吧!)​

這篇文章裡面提到:​
此「日本軍事顧問團」,是政府遷臺後所聘任的軍事顧問,主要成員皆為二戰期間日本軍人。團長 #富田直亮,中文化名「#白鴻亮」,故又稱「白團」。起聘時間為1949年11月~1979年4月白鴻亮逝世。在臺期間凡30年,協助國軍從事各項建軍備戰工作。(郭冠麟主編,《實踐檔案―國防大學日籍教官史料專輯》,臺北:國防部政務辦公室,2013年6月,頁8~12。)​

同時也提到:​
白團在八二三砲戰期間的作為,未見於國軍相關戰史出版品及學術著作,尤其是1963年4月由陸軍總司令部編纂的《#金馬地區砲戰紀要》更是 #隻字未提。因此,介紹白團相關的書籍。最早出現在1970年10月,由國防部史政局出版的《日本軍事顧問團(教官)在華工作紀要》一書。較完整的是1982年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的《實踐三十年史要》,增加了白團的視察報告書。​

由此可見,保衛台澎金馬的軍隊之一(日本軍官團),被 #刻意忽略。因為,歷史的真相是,日本軍官領導國軍打勝仗,國民黨臉面無光,而讓他們持續待在歷史的黑暗角落。尤其,1949年,所謂的「#古寧頭大捷」,把已經潰敗的國府軍隊,重振信心,領導這次戰役的人,也是日軍將領「#根本博」(化名:#林保源)。​

📌什麼是白團​

1949年開始,大約20年間,先後有80多位日本高級軍官,以極機密的方式來台,先是為蔣介石獻策,打贏 #古寧頭戰役,後來在台灣成為蔣介石的秘密軍事顧問團,為蔣介石謀劃「反攻大陸」。​

為避人耳目,也不想讓美方掌握動向,他們全用中文姓名,團長為舊日軍第23軍參謀長「富田直亮」,中文名為「白鴻亮」,顧問團雖簡稱「白團」,但也有對抗共產黨「#紅軍」的意思。

📌白團的由來​

1945年9月9日,日本陸軍大將 #岡村寧次 代表日本政府簽署降書,隔天,被任命為「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連絡部長官」,執行日僑和軍人返國作業任務。​

蔣介石認為,岡村在日軍投降後,極為合作,並且戰爭期間對華北共黨清剿成果顯著,因此並未追究責任,免其一死。而岡村的立場,是以「反共」為主,認為中日戰後要恢復正常關係,共同打擊共黨滲透,共促東亞繁榮和團結。所以,促成後來白團「#報恩之旅」。​

1949年美國援助台灣前,岡村與澄田睞四郎、十川次郎討論後,招募自己以前的兵團參謀,或連隊長級軍官等17名成員,在東京組團,以「富田直亮(白鴻亮)」為首,1949年11月抵達台北。​

📌白團日本軍官的戰鬥力​

日本投降後,岡村寧次 #拒絕遵從共產黨指示,導致共產黨部隊搶奪戰略位置時,嚴重死傷。共產黨多次要求日軍受降未果,便開始包圍襲擊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日軍及技術人員,但日軍即使投降,也不失去既有的紀律和善戰,一樣把紀律不彰、靠人海戰術的中共 #八路軍,打得死傷慘重。​

另外,來台協助蔣介石,指揮金門古寧頭戰役的「根本博(林保源)中將」,戰後擔任駐蒙軍司令,為掩護4萬多名日僑安全撤離內蒙和滿州國,與蘇聯 #紅軍、中共八路軍對戰3天,多次擊退蘇中聯軍,安全後撤到天津復員歸國。​

📌白團做了什麼​

白團對國府軍進行再造,在軍事訓練上建立制度依據,並且以短、中、長期計畫進行,提供高級軍官再教育,短期計畫訓練提供戊守台灣和反攻計畫,中長期建構教育體系,規劃能夠完成反攻大陸的計畫。​

白鴻亮在1950年起,於圓山軍官訓練團講授「#反登陸作戰」,戰略構思至今影響台灣防衛佈署。此外,日治時期下的台灣,很早就有「#全島動員令」的後備制度,1945年日本總督府在台灣正式頒布 #徵兵制,也納入日本本土全島動員的聯結,後來都成為 #現今制度的雛形。​

白團不只在後方擬定計畫、從事訓練,他們也到前線指揮作戰,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都有白團軍官活動的身影。​

白團也把過去對共產黨的戰役都詳細記錄。1953年在東京成立「#富士俱樂部」,專門蒐集研究有關戰史、戰略、戰術的資料,每週定期開一次研究會,並將台海危機等列為主要研究課題,各項作戰紀錄和戰略情報,變成後來日本自衛隊的對中情報要領。​

白團的思想影響台灣軍事深遠,在台所實施的 #義務役徵兵制#預官制度、建立金馬的#地下碉堡要塞、設置#成功嶺大專集訓、建立《#總動員法》等,以及新兵訓練的 #刺槍術 和 #單兵基本訓練,都顯示出白團在台灣軍事制度上的建樹。​

📌八二三砲戰中的台籍充員兵​

八二三砲戰發生時,金門駐軍約9萬2千人,台灣充員兵將近4萬人,另外還有從韓戰接收的1萬多名士兵。在八二三砲火下的搶灘運補、搶修陣地與通訊線路等,隨時會喪命的危險任務,多數由台灣充員兵執行。八二三砲戰,可以說是台灣充員兵打的一場戰役,絕非是那些躲進碉堡內的國民黨將軍,以及國民黨軍隊。可惜的是,這段歷史詮釋權,如今卻掌握在他們手上。​

📌現行的美日安保架構下的美日台三方合作​

台灣戰後軍事改革的主要兩大力量,分別來自日本白團、美軍顧問團。白團提供軍隊的基本訓練架構,美軍顧問團則提供東亞地區防衛的資源和戰略安全。這兩部分,雖略有不同,但都是台灣在反共作戰 上的力量。​

在日本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之後,日本多家私人智庫和研究機構,曾舉辦多次閉門會議,由國會議員、前官員、前自衛隊員等各方專業人士,分別扮演美、中、日、台角色,進行紙上兵棋推演。​

推演結果,建議政府建立一個常態性共同行動指揮中心,直接向防相報告,由防相視情況下令陸海空、太空和網路安全部隊整合出動。​

日方甚至在近期考慮,讓自衛隊擁有超過1千枚的長程巡弋飛彈,主要部署在「南西諸島」(西南群島)和九州等地區,並且這些飛彈可從船艦和戰機發射,具備對地攻擊能力,射程涵蓋中國沿海和北韓。​

近年來,面對中國不斷提升對台威脅,在上個世紀,由美、日、台三方聯手,對抗共產中國 勢力入侵的態勢,如今在這個世紀,又將再度上演。​

在美日雙方不斷給予對台援助的情形,台灣內部也必須在各層面上,加速各項國家安全改革,以穩固台灣在美日安保架構 下的角色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