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正視學生創作出「帝王條款」背後的意義
台灣現行的交通環境「並非」以「平等路權」作為設計邏輯,所以人行道並不普及、有禁行機車的路段,以及以車種而非車流向分隔等引人詬病的情況,在這種氛圍之下,行人與駕駛、機車與汽車之間經常互相對立,規劃上的不公平、加上媒體對交通亂象的誇飾與情緒渲染,成為了用路人之間對立問題的起因之一。而「帝王條款」的畫作,實際上也反映出這種矛盾衝突背後,存在著政府需要正視的長遠結構性問題。
拒絕擴大極權、堅實認知對抗台灣抗中對世界民主的實質貢獻
台灣對抗中國的重要性,首先是「拒絕落入極權政體」,繼續保持本身的民主地位,建立亞太區域的民主合作,其次是在認知作戰上發揮功能,避免虛假消息、分化策略繼續強化中國的獨裁勢力。這是台灣對於已平均倒退36年的世界民主的具體貢獻。
專心顧台灣 統戰別再來
近日台灣基進台南市東區市議員參選人李宗霖接獲網友爆料, 新北市立圖書館 和福州日報聯手主辦「海峽兩岸青少年」的【我的祖先故事】徵文活動。對此李宗霖表示,2022年的侯友宜市長,竟然還在強調文化尋根和身分認同,要不要乾脆舉辦喝黃河長江水大賽,看哪條中國河流的水比較滋養?還可以找蕭敬騰來當評審?
夢醒溫水煮石斑 驚幸當年318
中國海關總署日前宣布,因自台灣進口石斑魚檢驗出禁用藥物,決定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而石斑魚是屬於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期收穫清單中的一項,在2013年之後降至零關稅。這則新聞不禁讓人想起2014年3月18日一群學生衝進立法院佔領大院,開啟一場為期20餘日抗爭運動,改變台灣逐步走向遭受中國統一的命運。
日本拼起的新冷戰時代最後一塊同盟拼圖全球民主陣營 VS 中俄極權的全球新對抗
近年來國際局勢的眾多變化,其中一個巨變,就是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此後,歐盟、北約和西方國家通過各種方式聲援烏克蘭。而現在這個巨變,隨著這週中國習近平拜訪俄羅斯普丁,與日本岸田首相拜訪烏克蘭總統澤輪基斯,將烏俄戰爭所拉出的聲援戰線,擴大成包含台海局勢在內的全球「新總體戰」。
也暗示著,同時與美國進入新冷戰時代爭霸的中國,或明或暗地連結了各自同盟,新的民主 v.s. 極權的國際政治對抗聯盟,正在成形。
妙不可言 — 行政機關之間的默契
上一篇說明了 權貴團體,如何與 政客 聯手,掌握先機進場購地、利用實價登錄定錨拉高地價、規避繳稅,最後透過有利於大地主的區段徵收規則,完成這一系列自以為「天衣無縫」,一切「合法」的安排。
以貿易框架包裝的中共統戰手法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應該下架了
今年是ECFA簽署後的第13年,在平時,中國便說這是遵循WTO精神的純經貿協定;一旦有政治需求,則利用各種檢疫藉口,做為擾亂台灣養殖、農業的手段,並使從業人員心理負擔無謂的壓力。所以在中國武漢肺炎與美中貿易戰的背景之下,正好給予我們絕佳的時機廢止ECFA,開創一個走出中國、擁抱世界、拒絕勒索的經濟局勢,在新的國際秩序中取得定位,這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炒大麵也是革命—史明的台獨精神
史明主張的「政治上要建設台灣獨立國家,經濟上要發展台灣國民經濟,文化上要發展台灣固有文化」,與台灣基進強調的「政治民主化、主權自主化、社會自由化」,有著共同的方向與目標;面對著中國國民黨想奪回台灣未來主導權,以及中國從不放棄併吞台灣的企圖,台灣基進一定會扛起前人的期盼,在第一線持續奮戰。
歡迎所有關心台灣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人,到史明文物館,向這位傳奇的老前輩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