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讓在地協力者現形的機會豈可錯過?

自2018年以來,台灣經歷了無數次無法溯源的認知作戰攻擊,造成社會巨大的動盪,更傷害與國際盟友間的互信關係。尤其這兩年來,大量針對疫情的假訊息防不勝防,衍生巨大的防疫澄清成本,製造者的居心難以讓人接受。 莫再有下一個蘇啟誠、莫再有日本關西機場悲劇。這次我們終於有一次最接近真相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了!

向威權時期選擇不服從的人致敬 — 追思彭明敏教授

對彭明敏教授最深刻的追思,就是一代接一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誠意,凝聚「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的國族共識,堅持「中華民國大政奉還台灣共同體」,促成台灣獨立建國的實現。 生命是向死而存有。彭明敏教授善盡了他的時代責任,「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習」,請彭教授在天上看照著,台灣新共和的開創,一定會在我們這一代完成。

18歲公民權──從英國看台灣​

唯有青年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結合,才能體現青年參政的意義,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不斷進步,進入社會與政治上的穩定並且成為一個民主更深化的福爾摩沙。

解決性別收入不均的基進一步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哈佛大學教授克勞蒂亞‧戈丁,她從1980年代開始不懈的研究,發現勞動市場中性別差異的關鍵驅動因素。戈丁關心的議題,是自工業革命以來數百年沒有解答的現象──為什麼在女人接受幾乎同樣程度的教育、同樣全心投入工作,卻從來得不到跟男人一樣的報酬?

2024基進政策【幸福提案】良好健康與福祉

打造一個自由呼吸的國家,除了是守護自己與下一代的居住品質,在污染無界的環境治理之下,也是確保區域環境品質的關鍵。

來台灣燒殺擄掠、因為權力而腐化的,就是中國國民黨

台灣即使要換人換黨也絕對輪不到國民黨,台灣人絕不接受燒殺擄掠、無所不作的國民黨獲得權力,從過去執政初期造成二二八、白色恐怖等悲劇事件,但近期台南的光電、88槍擊案都與國民黨有關,如果讓國民黨執政,台灣肯定會先完蛋。

文化統戰隱勢力侵擾台灣天然獨

我們唯有在文化上逐步地去釐清、思考,到底台灣是什麼樣子,台灣人是誰?才有可能發展出獨特的文化創意產業,藉此找出屬於台灣的主體性!

我們的前途:一場基進與日本盟友的對談

《正論》是由産経新聞社發行的政論月刊雜誌,針對日本未來及世界相關局勢進行討論。 ​ 近幾期《正論》都聚焦在美中關係、日本防衛,因此台灣有事議題也成為關注重點,並且在去年底台灣大選後,於2023年2月號,以美中對立的方向為主題特集,針對台灣選後美中台局勢,進行深度的局勢分析評論。在這次的特集中,其中一篇由藤重太執筆的「台湾人が心配する日本有事」,大篇幅收錄了在去年底地方選舉後,與台灣基進前黨主席陳奕齊 - 新一進行的對談

美國祝賀中共建黨百年的方式:TIFA 復談!

台美TIFA復談是為了台美BTA做準備,而台美BTA會是打開台灣與各國經貿對話的重要關卡。美國此時進行台美BTA的前置工作,是將對台貿易政策和安全&外交政策趨向一致,降低台美關係受美中關係的限制。

市府公務員沉淪網軍 柯文哲難辭其咎

柯文哲,這位曾於2014年就職典禮大談「公務員不必服務政治」的市長,今日義正嚴詞看似捍衛公務員尊嚴的行為,是否真心?不妨回顧2019年吳音寧任職北農總經理時的台北市政府,滿口「治理」的柯文哲,如何以「人治」動用市府公務員為他演出一場下流又沒衛生的宮鬥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