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濫告市民、不濫用議員免責權、不傷害民主賦權」記者會
今天早上,台灣基進於高雄市議會前召開記者會,呼籲杜絕濫訴議員,承諾當選後拒做壞議員,不濫告市民、不濫用議員免責權、不傷害民主賦權。
讓世界聽到台灣的聲音 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
台灣首先是台灣人的台灣!台灣人民珍視盟友的友誼,我們這次歡迎裴洛西議長的訪團,下次也會歡迎任何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的友人來訪,絕不受中國這種極權流氓國家的威脅。同時,我們要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從此讓台灣站上世界舞台,成為獨立而驕傲的,世界的台灣。
強化中資規範,反制經濟滲透
中資對公司若有重大影響力便會左右公司決策,甚至進一步出賣公司相關情報,這不僅是對台灣經濟有所危害,甚至進一步讓台灣喪失加入民主國家經濟圈的資格。若要搭上國際民主同盟陣線,那把台灣的經濟體質打造好、完備民主防衛機制是很重要的課題,這正是此次修正兩岸條例對中資定義最大的用意,政府做好把關,努力在世界經濟體中找到台灣的獨特地位,企業更能安心發展技術,不用害怕被誰綁架,朝世界市場大步邁進。
青年社群媒體「中國化」嚴重——我們還要接受多久的文化統戰?
比起法規的事後補救,防堵文化統戰需要主動出擊。教育現場對青年的媒體識讀、認知作戰識讀有如疫苗,產生面對假訊息的抗體,方是一勞永逸防止台灣陷入無盡深淵的自救措施。
退一步來說,我們同樣不樂見青年世代盲目地接受各種「主流觀點」。基於台灣本位的思考,培養青年世代對於社會的各種聲音進行思考及內化並形成自身觀點的能力,本該是台灣教育的初衷。基於以上觀點,我們期待政府及教育專家在課綱及校園教育中加入更多關於媒體識讀的訓練內容。
「當我們能夠解碼假訊息的病毒基因序列,並以媒體釋讀作為抵禦假訊息的特效疫苗時,文化統戰即走向滅亡的道路。」
日本觀察系列(5) – 安倍路線的接班人有誰?
安倍晉三 前首相的葬禮12日已在東京舉行,每次看到新聞畫面,還是令人非常難過惋惜。和許多令人尊敬的台日政治家不同,安倍前首相還活力十足,還在為理想打拼,根本沒到淡出政壇的時候。這並非戀棧權勢,他的外祖父 岸信介 在美日安保條約生效當天辭職,繼任者 池田勇人 則是罹癌後,撐到(1964)東京奧運閉幕隔天辭職,這些堅持安倍應該也是記憶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