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習帝登基警報響 台灣人民不投降

《同島一命捍衛和平》宣言發表 宣揚抵抗意志、護主權之旅啟航! ​ 今天,台灣基進黨主席 陳奕齊 - 新一、秘書長 王興煥(格瓦推),與全台縣市議員候選人,齊聚高雄小港碼頭,在 台灣南社 社長余景登見證下,引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著名演說「我們如此相信」(In these,...

【台灣新監工 基進深耕中】2022台中市議員參選人提名記者會新聞稿

議員參選人,分別為太平區的林宜蓁,東勢、石岡、新社、和平區的徐煊博,后里、豐原區的陳若庭,以及北屯區的楊欣怡,讓台灣基進在中台灣的站穩步伐,提供台中市民更優質的政治服務新選擇,繼續實現台灣基進扎根地方基層、深耕台中的承諾。

最喪盡天良,就是國民黨的華語政策!​

像將台語文這種放在手冊中個人致詞這種事情,必須被重視和大力支持,不能讓中國國民黨得逞,用媒體抹黑的方式,或者無視其勢力和支持者,在我們每一篇相關的貼文留言、對本土語言訕笑,扼殺好不容易萌芽的本土語言空間。​

【荷蘭猛獸的堅固柔情|奕齊|台灣基進2024】

​陳奕齊因為思考與演說風格,加上留學地點,而被稱為「荷蘭猛獸」。就跟「哈密瓜有哈味」一樣,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如果只看吼叫分貝這塊的話,看起來彷彿跟黃國昌很像,關於這點,他有看法:「我覺得黃國昌吼叫的時候不是真心的啦!都是演技,哪像我,都是真心在吼叫。」接著還說了同為獅子座,覺得黃國昌的吼叫太low應該改進不要丟獅子座的臉之類的話。

台灣基進是台灣的側翼 從主體性回應翁達瑞《泛綠小黨發展困境》

台灣的政治不應被任何政黨壟斷,台灣的主體性不是任何政黨情感的投射(最熟悉的反面案例就是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 黨國不分);政黨存在的目的,在於維護台灣的「主體自在」,發展台灣的「主體自為」。政治的終極關懷在於政治共同體的發展,而政黨是通往目標的過程;我們在乎的是台灣的未來,不是政黨的興衰。 ​ 借用索羅門王的案例,以台灣為本位的真母親,就不會陷泥在民進黨本位的思考,而能正面看待本土多元政黨的共存、合作與競爭。 ​ 我們執著的是台灣,不是民進黨。

台灣日治時期就有政治meme!​ 「門神」諷仕紳得獎卻遭禁展?​

台灣的歷史是一部海洋民族史,諸多外來政權的更迭之下,孕育出許多台灣特有的多元文化,也出現了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這些過往,沉積成台灣多元包容的歷史文化底蘊,然而,卻在過去以中華文化為尊的中國本位主義之下,長期被埋沒和忽視。​

統一成為恐怖主義,我們還要放任這樣主張的合法性嗎?

我們認為,台灣必須開始定義意圖破壞台灣共同體界線的「恐怖主義」與「恐怖組織」。可以想見,在台灣認同屢創新高的今日,統派、中國代理人的恫嚇行動勢必將更加走向極端。

以「民主」之名相伴一生的田爸爸田媽媽

《牽阮的手》是黨外時期的民主運動人士,田朝明醫師與田孟淑夫婦的故事,記錄兩人的愛情和台灣走過的民主轉型。

阿里山咖啡,喝出台灣味|嘉義黨部募款小物

「對於理想,我們堅持、持續的奮鬥;對於夢想,我們堅定踏實的逐步實現」 為什麼選擇阿里山咖啡作為嘉義黨部的年度小物,因為阿里山咖啡農對於咖啡的堅持與推廣的夢想,與台灣基進的精神是不謀而合的。 在尋找年度募款小物的期間,黨部夥伴數度前往阿里山,我們走向產地,聆聽阿里山咖啡的故事和咖啡園園主對於咖啡的堅持與夢想。 咖啡農人用時間淬鍊出一杯阿里山咖啡,台灣基進用腳步走踏出一條台灣建國路。

百年傲骨 致敬台灣第一份報紙── 台灣教會公報

今天是世界新聞自由日(5月3日),日前 台灣基進台南黨部王明彥、 吳依潔、陳嘉伶前往拜訪「 台灣教會公報社書房 」,向這部以台語白話字書寫,首次發行於1885年(印刷開始於1884年),至今刊載不輟的台灣第一份報紙、新聞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