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咱ê路名咱來號,威權象徵ài讓道

台灣基進8日舉行「咱的路名咱來號,威權象徵愛讓道」記者會,針對內政部最新公布的設籍路名排行前三名「中山路」、「中正路」、「中華路」,呼籲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正視道路轉型的議題,從地方基層做起,去除所有道路(含路、街、巷)以及區、里、學校等,所有「威權象徵」和「大中華主義」名稱,提升台灣民主和生活的品質。

反對社群戒嚴!臉書還我言論自由

臉書的公共性,已成為台灣公民社會在社交與公共參與都無法迴避的工具,它相當程度決定了什麼言論可以傳播、什麼言論必須消失。但是透過案例,我們對臉書的言論審查標準以及由誰來主導審查有很大的疑慮。我們認為,社群營運平台落地,應服膺本地法規,不應有超越本地法規的執法行為。台灣擁有屬於自己管理言論自由的法律體系,臉書作為一個外資商業社群平台,其言論管理應配合台灣市場需要、遵守台灣法律規範,不應妨礙台灣司法與言論自由的運作。

演習非演戲​ 全民防衛不該是彩排兼擺拍!​

我們樂見相關部門拿出認真的態度,對待演習,畢竟演習不是演戲,是真正要保衛全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預演。​
台中州廳市民決定

台中州廳,市民決定

台中州廳,市民決定!台灣基進在此呼籲各位關心台中文化打造的市民一起填寫連署並分享連署表單給身邊的朋友,讓盧市府知道台中市民的心聲,重啟台中州廳使用的討論!

讓月台的弱勢孩子搭上「不停學」列車

台灣基進呼籲,在「停課不停學」不得已的疫情教育政策下,更應重視數位落差與地區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弱勢學生受教權仍被犧牲。

二二八事件76週年台灣受難日

台灣基進北、南、高三地活動串聯「毋通袂記」 ​今天是二二八事件76週年,在如此悲傷的日子裡,台灣基進為緬懷遭受中國國民黨威權壓迫的受難者,以及保護台灣人民不受威權壓制進而被暴力殺害,乃至於遭白色恐怖暴力對待的台灣知識分子,分別在台北、台南與高雄三地,參與、舉行二二八的相關紀念活動。

他們也是城市的一份子

「住在這裡的有些是弱勢的,雖然戶籍可能不在這,不過他們也是這座城市的一份子」

2020感謝有你2021請多指教

在武漢肺炎疫情的肆虐下,因為政府、行政團隊以及防疫人員、醫護人員的守護,我們得以在這最艱難的時節互相扶持,謝謝他們;也謝謝大家都有好好保護自己,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健康平安,在邁向2021年的同時,好好擁抱陪在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能一起度過這多舛的2020年。

闢謠反造謠 黃瀞瑩、柯文哲不用道歉嗎?

柯文哲記者會後的闢謠專區,從成立以來就受到許多質疑,包括:如何認定假新聞、挑選的標準為何?請好好落實分流、疫調、匡列、隔離等防疫基本功,讓台北疫情穩定、台灣社會早日回到正軌,才是全民之福吧!

中國紅統滲透也「變種」​ 無黨「非素人」、小黨「假清新」?​

《自由時報》報導,愛國同心會收受中共資助在台發展組織,遭依我國《國家安全法》查辦一案,台北地檢署5日公布調查進度,該會成員承認收受中國國台辦及各省台灣事務辦公室資助,不只介入台灣民主選舉、舉辦餐會賄選,更開設「共產黨黨課」吸收中國配偶,在台灣對台獨、港獨、法輪功活動進行各類政治性攻擊,全案將擴大偵辦。​ ​ 對此,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警告,雖然愛國同心會受中共指示介入相當明顯,但2022年底更出現一些沒有人聽過的「小型政黨」,目前與中國往來密切,不僅如此,其中也有許多前黑道背景的政黨。沈伯洋認為,種種跡象都顯示親中小黨已經進化,用推派青年軍以「素人參選」的模式掩人耳目,已不像過去大張旗鼓的推派紅統候選人。​ ​ 沈伯洋說,中共對台統戰以「青年一代」、「基層一線」雙管發展,所以主要策略就是推派年輕人出來選村、里長等基層公職, 且相較於台灣中央選舉而言,地方選舉更容易干預。常見的方式就是中配拉攏民眾建立在地組織,例如成立「女性XX黨部」,以「政治素人」之名派人出來選。​ ​ 我們親眼見證,從2018年的地方大選、2020年的總統與立委選舉,再到近年的罷免,都可以看到親中勢力、統派小黨、紅色力量活躍的身影。中國的滲透手法日益進化,今年底的大選,必定會捲土重來,以更細緻的操作方式,意圖利用台灣的民主制度再度奪取話語權、破壞民主秩序。​ ​ 我們在此殷切呼籲選民們加倍警醒,慎防紅色勢力擴張。但也不禁擔憂,相關抗中法案進程延宕,台灣防堵中國「紅色病毒」的速度,是否能夠趕上其不斷滲透入侵且不斷「變種」擴散的態勢?​ ​ 台灣基進一向主張必須杜絕中國利用台灣的政治、經貿與文化開放的制度進行滲透,也曾在國會提出《境外勢力代理人法》與《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盼能遏止中國勢力透過各種代理模式侵入台灣。目前雖然已有《反滲透法》,然而該法針對滲透行為的認定界線在參選人「選舉公告發布」,但代理行為大多早於政黨初選前後就開始。​ ​ 現行《反滲透法》只針對選舉公告發布後的選舉期間,無法反映台灣現實的政治運作。這也是我們極力倡議應該強化升級抗中相關法案,補足現行《反滲透法》的不足之處的理由。本次愛國同心會案例,以及學者提出的擔憂,再次證明台灣基進的憂慮,並非空穴來風。​ ​ 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張佑宗日前也曾在《新新聞》的專欄撰文指出,過去台灣社會對地方選舉是「選人不選黨」,或者仰賴地方派系、農漁會、社區發展協會、宗親會甚至黑道勢力動員的刻板印象,已經逐漸改變。全國性及地方性選舉的界線,也在社群媒體和科技發展之下逐漸模糊。近年來民眾投票偏好的影響因素,也以「政黨推薦」和「對美中關係的看法」占比最高。​ ​ 在這個無黨未必「素人」、小黨未必「清新」的新時代,我們可以自信地宣示,以抗中作為核心理念號召、集結的台灣基進,是絕不可能被中國收買、對台灣永遠忠誠的「抗中第一品牌」。因為我們堅信,人或許會改變,但理念永存,唯有透過政黨理念的凝聚,才能成為撐起台灣民主屋頂,最堅定的支柱。